地址:
业务咨询:
投诉建议:
服务热线:
400-666-1678(免收话费)
总机:0755-8885-0135
产品通过 EN 18031 认证后,要保持其网络安全性能,需要在持续监控与评估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、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,具体如下:
持续监控与评估
建立监控系统:搭建网络安全监控系统,对产品运行过程中的网络活动、系统日志、安全事件等进行实时监测。通过分析监控数据,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异常行为,以便迅速采取应对措施。
定期安全评估: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,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,包括漏洞扫描、渗透测试、安全配置检查等。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,确保产品始终符合 EN 18031 标准及相关安全要求。
关注行业动态:及时跟踪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、安全漏洞信息以及法规标准的变化。根据这些信息,对产品的安全策略和防护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,以应对新出现的安全威胁。
安全管理体系建设
完善安全策略:基于产品的特点和使用场景,制定详细的安全策略,明确安全目标、责任分工、安全流程以及应急响应措施等。随着产品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,定期对安全策略进行 review 和更新,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。
强化配置管理:建立严格的配置管理流程,对产品的硬件、软件配置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。在进行配置变更时,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测试流程,确保变更不会引入新的安全风险。
加强密钥管理:对于产品中使用的加密密钥,要建立完善的密钥管理体系,包括密钥的生成、存储、分发、更新和销毁等环节。确保密钥的安全性和保密性,防止密钥泄露导致数据泄露或系统被攻击。
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
组织内部培训:定期为研发、运维、测试等相关人员组织网络安全培训,内容包括最新的安全技术、安全漏洞防范、安全编码规范等。通过培训,提高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,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。
安全意识教育:对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,包括安全政策、安全责任、安全最佳实践等方面的内容。通过定期的安全宣传活动、案例分享等方式,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,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。
供应链安全管理
供应商管理:对产品供应链中的供应商进行持续管理和评估,确保其提供的硬件、软件和服务符合网络安全要求。定期与供应商沟通,了解其安全管理状况和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,要求供应商及时提供安全更新和补丁。
供应链风险评估:定期对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,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,如供应商破产、供应链中断、第三方组件漏洞等。针对评估出的风险,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,降低供应链风险对产品网络安全性能的影响。
用户反馈与改进
建立反馈渠道:建立用户反馈渠道,鼓励用户报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或异常情况。及时响应用户的反馈,对用户报告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,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。
基于反馈改进:分析用户反馈的信息,从中发现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之处。将这些问题纳入产品的改进计划,通过优化产品设计、完善安全功能等方式,不断提升产品的网络安全性能。
24小时服务热线:131-4343-1439(微信同号)
微测检测专线邮箱:mti@51mti.com
深圳总部
北京办事处
上海办事处
快速咨询